拓展乡村旅游 推动经济发展
| 招商动态 |2016-05-04
如今,在市场化、信息化的变局中,广阔乡村正显现出日益蓬勃的生机。集约农业、有机农业、观光农业赋予传统农业丰富多样的业态,形式多样、内容不同的乡村旅游业正在异军突起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如何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,已成为决策者和经营者所思考并需解决的问题。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大树湾黄河鱼节的举办,无疑是先手之棋、运筹之措。
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事实证明,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。而农村风貌、农业生产、民俗文化、农民生活、自然生态却是很好的观光旅游资源,乡村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潜力。农村要发展,也要走服务型经济道路,发展乡村旅游业,就是转型的有效途径。我旗是农业大旗,乡村旅游资源禀赋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,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。去年我旗依托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,成功举办首届文化旅游节,这次活动,汇聚了人气,带来了财气,提升了名气。首届文化旅游节,成为连接亲情、乡情、友情的纽带,成为招商引资、加快发展的平台,成为达拉特旗独特的文化名片。乡村旅游业多年的发展,也解决了农民“种地难增收,出门无技术”的两难境地。而“十个全覆盖”政策的实施,让乡村更美了,也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,夯实了基础。在借鉴首届文化旅游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今年我旗开展了第二届文化旅游节。
第二届文化旅游节更具体、更具有针对性。这次活动主要服务对象为呼市、包头、东胜等近郊地区的消费者。这次活动,以鱼会友,以旅助农,推动地方经济发展。多年前,我们就提出“对接包头、融入包头,实现共同发展”的理念。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大树湾黄河鱼节在东海心村的开展,就是有效的对接。东海心村与包头市一河之隔,是我们对接包头的“前沿阵地”,更是具体落实的“试验田”。活动的开展,就是让我们吸纳现代城市的文明,也要展现我们的民风礼俗,实现相互了解,相互融合,相得益彰。
当然,潜力不等于现实,机遇不等于成功。我们可以加强薄弱设施增强后劲,也可以拓展发展空间创造条件,但是乡村旅游发展,还需政府、企业、农民的整体发力。我们的乡村旅游还处在发展阶段,许多做法和措施尚不成熟,各项工作做得不是十全十美,未取得部分消费者的满意和自身的满意。要把乡村旅游搞得红火,搞出特色,搞出水平,还需不懈努力并付诸行动。
